華友鈷業“穩”了?-新消息
近日,華友鈷業再度“牽手”韓國新能源巨頭浦項化學,擬向其及雙方的合資公司供應三元前驅體,三年供應量達到17.5萬噸。
此前該公司還與特斯拉、容百科技及當升科技等多家企業均保持了良好的關系。據不完全測算,該公司已為2022-2025 年鎖定81.7-110.2 萬噸前驅體訂單。
(資料圖片)
手握如此多的訂單,可公司近半年來的股價卻下跌了近四成。那這筆訂單能給華友鈷業帶來什么?能否挽救其跌跌不休的股價?
01
大單能帶來什么?
拿下大單之后,對華友鈷業的利好自然不言而喻。
一來,公司未來業績將更有保障。此次華友鈷業擬在2023年1月至2025年12月期間,向浦項化學以及雙方的合資公司供應三元前驅體產品,三年供應量達到17.5萬噸。
對于此次交易的價格,華友鈷業并未透露具體金額,還表示協議主要產品三元前驅體價格是根據鎳、鈷、錳市場價格和加工費確定,將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不過,三元前驅體在過去三年中均價在10.7萬元/噸-14.4萬元/噸之間。按照此粗略測算,這一供應大單的總金額預估約為192.5億元-227.5億元之間。
圖 1 . 三元前驅體材料價格(萬元/噸)
資料來源:鑫欏資訊,浙商證券研究所
對于華友鈷業而言,這筆三年長單足以被視為巨額訂單,基本上可以抵上2020年全年的營業收入。財報顯示,2020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211.87億元,同比增長12.38%。
二來,可幫助華友鈷業提升其三元前驅體產品的市占率,強化其在新能源鋰電材料領域的競爭力。
從市場競爭格局來看,據高工鋰電的數據統計顯示,國內三元前驅體2022年出貨量預計超65萬噸,2025年出貨量預計超150萬噸,行業空間大景氣度好。
其中,華友鈷業三元前驅體產量的市場份額從 2015 年的2.13%增長至2021年的 10.55%,2022年前三季度其三元前驅體產量占國內市場的11%,在國內出貨量則排名第四。
但要想撼動國內那些前驅體龍頭還需努力。2022年前三季,中偉股份、格林美和湖南邦普(寧德時代子公司)在國內出貨量排名前三,市占率分別為27%、16%、13%。
而此次華友鈷業向浦項化學供應三元前驅體產品,足以滿足約160萬輛純電動汽車動力電池需求,訂單以實際采購方式確定,將推動其前驅體銷量進一步增長,還可以強化公司在新能源鋰電材料領域的競爭力。
三來,良好的交易對手也可為華友鈷業吸引更多客戶,形成明星效應。
此次交易的對手浦項化學是韓國LG化學、SDI和SKI三大電池企業的鋰電池材料提供商之一,又是韓國唯一一家同時可以提供正負極材料的供應商。
在三元前驅體、三元正極材料、汽車鋰離子動力電池等方面具有技術與市場渠道,與其保持良好的合作能助力華友鈷業快速融入全球新能源汽車供應鏈體系,拓展國際鋰電新能源材料市場。
同時雙方初次合作由來已久。早在2018年,浦項制鐵就與華友鈷業成立了兩家合資公司;2020年,雙方又簽訂了合作合同?;诙嗄陙淼挠押煤献?,此次有利于進一步深化華友鈷業與浦項化學雙方的合作關系。
02
能否挽救其股價?
財報顯示,2020年至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211.87億元、353.17億元、487.12億元,同比增長12.38%、66.69%、113.69%,去年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已經大幅超出2021年全年。
可以看出,近年來隨著行業高景氣,華友鈷業的經營業績高速增長??晒镜墓蓛r卻從2022年年初以來一直跌跌不休,跌超近四成。顯而易見,業績并不是制約華友鈷業股價上漲的主要因素。
而華友鈷業的股價或與其主營業務有關,該公司主要業務為生產和銷售鈷產品、銅產品、鎳產品等等。
目前三元前驅體的產能有過剩風險。2022年上半年,中國三元前驅體總產量為35.9萬噸,同比增加97%。前驅體企業產能增長過快,尤其是頭部企業放量速度遠超過去,市場產能過剩問題已顯露。
另一方面,雖然高鎳三元電池似乎發展很快,但從安全性角度來看,磷酸鐵鋰更穩定,適應環境能力更強,所以目前市場上仍然是磷酸鐵鋰是主流。
可以預見,后續前驅體行業將向頭部企業集中,華友鈷業與那些先驅們還有一定距離,因此留給華友鈷業的時間不多了。
華友鈷業股價的跌跌不休還跟3月初的“倫鎳逼空事件”有關。在“倫鎳逼空”事件發酵時,鈷鎳業巨頭華友鈷業也被波及。二級市場上,華友鈷業股價連續兩個交易日跌停。
2021年,華友鈷業的套期工具損失達到1.45億元(其中浮虧1.05億元,平倉實虧0.41億元),但由于持有的鎳存貨本身價值升值0.95億元,所以總體來看損失為0.51億元。
雖然華友鈷業在2022年半年報中表示,其持有的鎳套保期貨合約的浮盈達到6.2億元(浮盈不計入當期利潤),鎳金屬套期保值問題隱患暫時解除。
但3月初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上演的鎳逼空“大戰”讓人們見識到了期貨市場的腥風血雨。受“倫鎳逼空事件”影響,投資者對華友鈷業信心有影響,因此選擇“用腳投票”。
更值得一提的是,華友鈷業的債務還在激增。截止2022年三季度末,華友鈷業的長短期債務合計約為358億元,較年初增加約183億元。光是巨額債務的利息費用就高達9.4億,占了營業利潤的11%。
可就在不久前,公司宣布將其籌劃推進了半年的177億巨額定增計劃進行終止,這意味著高達177億元的再融資計劃流產。
總得來說,這筆巨額訂單對華友鈷業的業績和后續發展均有利好,但并不能夠拯救其跌跌不休的股價。
- End -
相關閱讀
-
華友鈷業“穩”了?-新消息
近日,華友鈷業再度“牽手”韓國新能源巨頭浦項化學,擬向其及雙方... -
王填將失步步高_全球聚看點
王填終究是頂不住了。1月9日,步步高披露公告,控股股東正在籌劃以... -
2022年SUV投訴指數排行:多款新車遭集中投訴
近期,汽車門網2022年投訴指數出爐,SUV全年總投訴指數為56176.75... -
“卷王”特斯拉“殺瘋了” 每日消息
史上最大規模降價、上新“亂拳”打市場,說的就是特斯拉。1月6日,... -
優酷新政遭受吐槽,除了把刀揮向會員,...
優酷打著向灰色產業鏈宣戰的旗號,對會員用戶的登錄終端數量進行限... -
2023特斯拉,用便宜留住中國人,美國人...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據先發位置特斯拉,確實有被追趕者蠶食的趨勢。...